情暖童心 | 一所学校,一部书,风雨兼程的23年

时间:2017年11月30日信息来源:中青少教育网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北京行知实验学校建校23周年暨《追随》新书发布会纪实

   今年冬天来得有点早。
   当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冬天的寒冷时,11月29日下午,一场“北京行知实验学校建校23周年暨《追随》新书发布会”活动,为这个稍显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些许暖意。
 
参与本次活动的部分嘉宾合影
 

一个学校风雨兼程的23年,一群随迁儿童辗转不定的求学史

 
   1994年9月,退伍军人易本耀和他同样没上过大学的妻子李素梅,在北京海淀区五棵松的一处菜地边上,因陋就简地搭起一块黑板,一间教室的雏形就有了,一所迄今已经23年多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历史,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因为慕名现代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在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中坚持为难童们办学,易本耀给自己这所临时学校取名“行知打工子弟学校”。

易本耀校长回忆办学经历,几度哽咽。

   李素梅在做小学教师之前,曾经从事过扫盲工作,深知脱除青壮年文盲的艰难,夫妻俩的共同信念是,说什么也不能让农民工随迁子女成为新文盲。据权威资料,到2016年我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总数约1亿人,约2000万流动儿童跟随父母在异乡漂泊。这些孩子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进入随迁当地的学校就读,失学现象严重,北京作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之一,情况尤为突出。于是一些像易本耀李素梅这样的有心人士,便搭建临时课堂,小板凳、石桌子,煤球房、棚帐屋,条件虽简陋,能教学育人处,即是教室;师资虽薄弱,能读书认字,于孩子便是希望,于家长便是安慰。
   夏暑冬寒,南挪北迁,恐怕当初易本耀夫妻也没想到,行知打工子弟学校这一临时性质的存在,一转眼间,竟是已坚持了23年!这23年,打工子弟学校经历了正常学校难以想象的艰难,没有校舍、总被驱赶、随时停课、经费困难……在别处,跌跌撞撞、风风雨雨,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等等,都是虚辞,而在易本耀这里,字字句句都是说不出口的辛酸。
聊起这些,易本耀校长虽然尽力克制,也不禁几度哽咽。
   幸运的是,随着媒体的报道、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关注,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终于合法化,有了稳定的校舍,今天她已经有一个响亮的正式名称:北京市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

范雨素,坐在孩子们中间
 

一部书,爱心加持,打工子弟倾述心声

 
   1999年冬天,还在一份小报《跨世纪人才》做记者的胡友聪(笔名:怀旧船长),在街头电线杆上看到一则广告:“请问你是打工子弟吗?请到打工子弟学校来上学”。船长当即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正是易本耀校长本人。一段不解之缘由此结下。
那天下着雪,船长和同事赵兰健第一次“参观”了这所打工子弟学校:废弃的旧厂院,露天地里的小板凳,穿着各色衣服、拖着鼻涕小手冻得通红的孩子们……采访是在一间狭小的简易板房里进行,没有暖气,时不时被各种琐事打断。不久,一篇数千字的报道《京城有家流动学校》刊发,全国60多家媒体转载,海内外热议。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学校得以持续地生存下去。学校规模最大时,学生超过6000人。

写作是心灵的出口》怀旧船长主题发言


怀旧船长向打工子弟学校捐赠教学光视频

   2016年春季,已在从事青少年潜能开发、成绩卓著的怀旧船长,义务来到学校为孩子们讲授一个学期的作文写作课。每天早上,船长凌晨五点起床,驱车穿过北京城,从通州的最东面,到西四环外的行知学校,亦师亦父,既教导孩子们怎么写好作文、提高语文水平,又帮孩子们排解心结、疗愈心理问题。
   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当经过写作训练、能够初步以文字来较自由地倾诉自己的生活和心灵的时候,孩子们的笔下开始呈现出很多令人或惊讶、或唏嘘、或感慨、或者备觉温暖的内容。读蜜传媒总经理金马洛在怀旧船长处看到这些作文手稿,一下子就被打动了,当即表示要将孩子们的作文结集出版:“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这些作品自然是非常稚嫩的,乃至是不值一提的,它们毕竟只是小学生们的课堂习作。但是其中显露出的灵气与清新,尤其是作品所展示出的生活图景,让我这样一个农村出身、已经在城市里勉强站稳脚根的人,特别容易感同身受。还有孩子们小小心灵的期愿、渴望,以及处困境但依然阳光向上的精神,让我的心一下子柔软起来,既酸又疼。”在怀旧船长和读蜜传媒的积极推动下,最终,从孩子们的100多万文字中,编选出了112篇作品,全部为六年级孩子们当堂在40分钟内完成的习作。56个小作者,年龄11~13岁,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36个地区。就是这本《追随:中国打工子弟心灵笔记》。
   正如发布会上主持人小曾老师感慨的:辗转千里,追随在父母身边,便是温暖;农村城市,追随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发布会上,众多团体和个人接力公益

 
   11月29日,这是行知学校23年来第一次为自己过生日,虽然准备仓促,条件局限,但发布会还是来宾众多,挤满了学校操场。发布会就在学校的露天操场上举行,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知名主播小曾老师主持。活动特意安排了两段朗读,一段是邀请《追随》一书的小作者代表朗诵,他们均是已经小学毕业离校又有幸留在北京上中学的孩子,他们一起朗诵了刘耀娜小作者的作文《血泪铺成的幸福路》:“……这两个人就是我的妈妈和我。妈妈从小双腿就残疾了,一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爸爸两个字,对我来说不但陌生,而且简直就是噩梦的代名词……我和妈妈追随幸福的路比别人都要艰辛,但我们做到了……”很多人的心顿觉一阵疼痛。

作者们朗诵《追随》书中的文章

   另一段是小曾老师的朗诵《追随》这一篇,小作者真挚的文字配上小曾老师深情的演绎,让听众们不禁泪珠盈眶。直到活动结束,那些孩子们自心灵深处发出的话语还久久萦绕耳际:“从我的家乡到北京只有千里之遥,但我们却用了五年的时间才追随到***脚步……”“北京站到了,我背好我的小包袱下了车,眼前是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这既是《追随:中国打工子弟心灵笔记》新书发布会,也是随迁子女乃至全体困境儿童教育的一次盛会。十余位同样在北京的其他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受邀前来,在易本耀校长回顾了行知学校23年来的历程之后,校长们也纷纷发言。过去虽然沉重,现状或许堪忧,但从校长们的眼神里,我们也看到了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

行知学校第一届学生代表樊广强发言

   当几个月前曾以一篇自述文章《我是范雨素》热遍网络、引起广泛关注的打工作者范雨素,以打工者家长代表身份上台发言时,场上立刻引起一阵激动。这位神秘的打工作者在几个月前引起一阵轰动之后,迅即隐身,回到自己平静的打工生活。今天连很多媒体记者都是第一次见到她真人,依然朴实,无论她曾引起多大关注,范雨素都很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普通打工者的位置上。她说自己是在微信上看到主办方的活动信息后,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出版了,她当即在微信后台留言,表示关注。众人注视下的范雨素显得有点紧张,她几乎是语无伦次地跟孩子们反复强调要多读书、读好书,书能在孩子的心里种下“好的种子”,只有见识过好的东西,种下好的种子,萌生出好的梦想和追求,才可能有好的未来。

左起:浙江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心总编辑黄海龙、中青少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正梅、行知学校校长易本耀、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主任江雨谦就目前行知学校办校情况进行交流。

   (香港)世界宣明会是最早向行知学校伸出援助之手的公益团体之一,并且近20年里一直陪伴在行知学校左右,今天也受邀出席并作了发言。中国性格色彩中心创始人乐嘉老师人在国外,也不忘派了自己的学生过来,并一再承诺要为行知学校的老师们免费讲授性格色彩课程,帮助老师们用性格色彩理论来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追随》主编之一和促成者怀旧船长当即将100套自己的作文教学视频捐赠给打工子弟学校,中青少教育中心、韬奋基金会、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等代表也纷纷承诺,要发动更多资源,向中国打工子弟教育奉献爱心,接力公益。
   发布会结束的时候,正值放学时间,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老师指挥下,排着队列从教室里鱼贯而出,一边穿过操场、从来宾们跟前整齐地走过,一边高声诵读着《弟子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有学上,是他们的希望;让他们有学上,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
    
——习近平

 

北京行知实验学校(“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
   1994年9月,由易本耀和妻子李素梅,在北京海淀区五棵松附近建立,最多时,在校学生达6000人。23年里,让数万随迁流动儿童们免于失学。
   国务院
总理温家宝为打工子弟学校亲笔题词“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并于2004年5月29日邀请行知学校的116名学生代表到国务院机关礼堂共庆六一儿童节
   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海淀区教委的领导和同志们一直给予多方支持和帮助,最终让“北京行知实验学校”办学合法化,还投入资金为孩子们修建了校舍、给予了津贴。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不遗余力,奔走呼吁;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香港世界宣明会、联想集团、万科集团、总参三部八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宋庆龄基金会、新东方集团、京海集团、宝马公司……等纷纷捐资捐物支持办学。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6所高校委派志愿者到行知学校进行义务授课。

 
(作者:黄海龙 编辑:阿州)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情暖童心 | 一所学校,一部书,风雨兼程的23年]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