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过六一 礼义小学校园小记者站开展圆桌访谈(组图)
导语:
比赛过程中,校园小记者站新闻中心在学校操场一角设立圆桌访谈。在站长蒋蜀均的指导下,黄培霞、胡秋芸、李芊、胡秋红、范秋菊、杨润、范新林、刘白玉等小记者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按下……
中国未成年人网宜宾讯(小记者黄培霞、胡秋芸、李芊、胡秋红、范秋菊、杨润、范新林、刘白玉等综合报道)
彩旗迎风飘扬,与五星红旗交相辉映;
学生伴着朝阳,同老师一起灿烂微笑。
6月1日,我校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在阳光下成长”主题演讲比赛,庆祝第25个国际儿童节。
比赛过程中,校园小记者站新闻中心在学校操场一角设立圆桌访谈。在站长蒋蜀均的指导下,黄培霞、胡秋芸、李芊、胡秋红、范秋菊、杨润、范新林、刘白玉等小记者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按下快门拍下比赛精彩瞬间,有的邀请班主任、参赛学生、学生观众做采访,有的着手整理稿件。圆桌访谈受到巡司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注,得到分管教育宣传教导副主任的肯定。
这是校园小记者站在庆祝《阳光小报》创刊50期暨《小主人报》创刊10期总结表彰会议召开后,组建成立新一届学生干部的成果。
在新闻中心主任胡秋红的组织协调下,小记者们自发设立圆桌访谈,自行拟定采访提纲,自主开展采访活动,自学拍摄新闻图片。这充了小记者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精湛的专业素养。
教导副主任同校园小记者站圆桌访谈部分小记者合影
(一)
六年级的老队员随着毕业的到来,将退出少年先锋队,向团组织靠近;又一批学生在队旗下郑重宣誓,光荣加入少年先锋队,成为了新队员。
而老队员为新队员系红领巾,虽短暂但难忘,却将成为他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六年级少先队员张运芳作为老队员代表之一,为一名新队员系了红领巾。她告诉记者:“再有二十多天,就要退队了,我很舍不得那戴了多年的红领巾。在此,我也希望新一批少先队员能够尽职尽责,不愧对那鲜艳的红领巾。”
同在六年级的任银婷也参加了为新队员系红领巾活动。她告诉记者,她为二年级胡桂香小朋友系了红领巾。任银婷说,尽管忘了三年级时是谁为自己系上红领巾,但她对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高兴。
新队员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他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天,少先队大队部还表彰了一批“优秀少先队员”。
被表彰为“优秀少先队员”后,五年级2班胡静告诉记者,她感到很荣幸,心里很高兴。事实上,这是胡静第二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此外,她还曾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1次,“三好学生”两次。
和胡静一样,四年级胡茂兰也是第二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少先队员”。胡茂兰表示,她要继续好好学习,不愧对“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图为巡司镇副镇长刘军察看校园小记者站圆桌访谈小记者工作开展情况
图为巡司镇副镇长刘谢润欣然接受校园小记者站圆桌访谈小记者采访。
“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挑战。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演讲结束后,李敏作客圆桌访谈时如是说。
李敏告诉记者,她刚开始时有一点紧张,不过当自己融入演讲场景后,就觉得很投入,一切又都轻松、自然起来。
先菊芳说,尽管离中考很近了,但仍希望在最后的时间里留下美好的回忆。她说,参加比赛可以短暂放松一下自己,舒缓学习带来的压力。
胡贵春认为,尽管是九年级学生,但也应该和低年级特别是小学部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当问及《感谢老师》这一主题有何意义时,胡荣华激动地说:“老师们呕心沥血,把自己的一生都默默无闻地投入到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上,所以我要感谢老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对于自己在演讲中的表现,胡荣华用“超出自己的预料”来形容。
七年级1班的张茂林和六年级的张世林是亲兄弟。他们都被班主任推荐参加演讲比赛。在家里,他们用大半休息时间来练习。练习时,他们互帮互助,有不足的地方会毫不保留地挑出来。
让张茂林、张世林两兄弟意外的是,他们分别夺得初中组、小学组第二名。兄弟俩站在领奖台上,副校长范立飞为他们颁奖。台下响起阵阵掌声。
他们说,下一次将继续努力。
她们说,儿童节虽然是少年儿童的节日,但并不会影响她们
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老师的谆谆教诲固然不是一束花一袋枇杷所能报答的,而老师最期望的必定是学生们好好学习,但是,这也不失为感恩老师的一种具体体现。
比赛过程中,校园小记者站新闻中心在学校操场一角设立圆桌访谈。在站长蒋蜀均的指导下,黄培霞、胡秋芸、李芊、胡秋红、范秋菊、杨润、范新林、刘白玉等小记者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按下……
四年级胡茂兰作客圆桌访谈
四年级胡茂兰作客圆桌访谈
六年级少先队员接受采访
中国未成年人网宜宾讯(小记者黄培霞、胡秋芸、李芊、胡秋红、范秋菊、杨润、范新林、刘白玉等综合报道)
彩旗迎风飘扬,与五星红旗交相辉映;
学生伴着朝阳,同老师一起灿烂微笑。
6月1日,我校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在阳光下成长”主题演讲比赛,庆祝第25个国际儿童节。
比赛过程中,校园小记者站新闻中心在学校操场一角设立圆桌访谈。在站长蒋蜀均的指导下,黄培霞、胡秋芸、李芊、胡秋红、范秋菊、杨润、范新林、刘白玉等小记者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按下快门拍下比赛精彩瞬间,有的邀请班主任、参赛学生、学生观众做采访,有的着手整理稿件。圆桌访谈受到巡司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注,得到分管教育宣传教导副主任的肯定。
这是校园小记者站在庆祝《阳光小报》创刊50期暨《小主人报》创刊10期总结表彰会议召开后,组建成立新一届学生干部的成果。
在新闻中心主任胡秋红的组织协调下,小记者们自发设立圆桌访谈,自行拟定采访提纲,自主开展采访活动,自学拍摄新闻图片。这充了小记者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精湛的专业素养。
教导副主任同校园小记者站圆桌访谈部分小记者合影
(一)
而老队员为新队员系红领巾,虽短暂但难忘,却将成为他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六年级少先队员张运芳作为老队员代表之一,为一名新队员系了红领巾。她告诉记者:“再有二十多天,就要退队了,我很舍不得那戴了多年的红领巾。在此,我也希望新一批少先队员能够尽职尽责,不愧对那鲜艳的红领巾。”
同在六年级的任银婷也参加了为新队员系红领巾活动。她告诉记者,她为二年级胡桂香小朋友系了红领巾。任银婷说,尽管忘了三年级时是谁为自己系上红领巾,但她对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到高兴。
新队员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他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当天,少先队大队部还表彰了一批“优秀少先队员”。
被表彰为“优秀少先队员”后,五年级2班胡静告诉记者,她感到很荣幸,心里很高兴。事实上,这是胡静第二次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此外,她还曾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1次,“三好学生”两次。
和胡静一样,四年级胡茂兰也是第二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少先队员”。胡茂兰表示,她要继续好好学习,不愧对“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二)
“在阳光下成长”主题演讲,无疑成为我校六一庆祝活动的重头戏。
“我很高兴参加这样的比赛。”一年级张蜀阳小朋友告诉记者。当被问及有哪些感受时,他指出,为了这个比赛,班主任让他们时常练习。老师教会他懂得了一个道理——比赛不是为了得到了名次,而在于锻炼自己,促进成长。
张蜀阳今年7岁,他的回答让采访的记者感到惊讶。刘白玉在采访札记里这样写道:“对张蜀阳小朋友的采访,让我感到很惊讶!小小年纪能说出如此深刻的话语。”
七年级2班的张吉和胡慧敏作为二人组合参加演讲比赛,让观众眼前一亮。接受采访时,他们说,因为是初次上台有些紧张,在演讲过程中,时常忘词。他们同时指出,每当自己感到紧张时,会深呼吸一下,注视远方,在心里暗暗地告诉自己“要勇敢面对”,从而使身心得到放松。
图为巡司镇副镇长刘军察看校园小记者站圆桌访谈小记者工作开展情况
图为巡司镇副镇长刘谢润欣然接受校园小记者站圆桌访谈小记者采访。
(三)
4个集体朗诵节目结束后,迎来21场精彩的个人演讲。从胡艳晴《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中,看到了学生们的蓬勃朝气,在李芊《成功的秘诀——永不放弃》里,我们的学习信念再次坚定,范玉林《我们是农村的孩子,没有资格堕落》和张世林《珍惜今天》教我们珍惜学习机会,先菊芳《心中暖流》在赛场激荡,而胡燕、胡晓敏、胡荣华的《感恩的心》《感恩母亲》《感恩老师》则唱响感恩旋律。
通过观看演讲比赛,学生们懂得了“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的道理,增强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信心,坚定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念。
作为大山里的孩子,全校学生唯有认真读书,将来才有出息。范茜茜《有梦才有远方》和范玉林《我们是农村的孩子,没有资格堕落》,言之凿凿、情之切切,一句句演讲词如警言般深深打动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四)
中考在即,但是来自九年级1班的李敏、先菊芳和胡贵春3名同学毅然参加了比赛,李敏还获得初中组第三名。“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挑战。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演讲结束后,李敏作客圆桌访谈时如是说。
李敏告诉记者,她刚开始时有一点紧张,不过当自己融入演讲场景后,就觉得很投入,一切又都轻松、自然起来。
先菊芳说,尽管离中考很近了,但仍希望在最后的时间里留下美好的回忆。她说,参加比赛可以短暂放松一下自己,舒缓学习带来的压力。
胡贵春认为,尽管是九年级学生,但也应该和低年级特别是小学部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五)
获得小学组个人演讲第一名后,这位来自五年级2班的胡荣华作客圆桌访谈。当问及《感谢老师》这一主题有何意义时,胡荣华激动地说:“老师们呕心沥血,把自己的一生都默默无闻地投入到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上,所以我要感谢老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
对于自己在演讲中的表现,胡荣华用“超出自己的预料”来形容。
七年级1班的张茂林和六年级的张世林是亲兄弟。他们都被班主任推荐参加演讲比赛。在家里,他们用大半休息时间来练习。练习时,他们互帮互助,有不足的地方会毫不保留地挑出来。
让张茂林、张世林两兄弟意外的是,他们分别夺得初中组、小学组第二名。兄弟俩站在领奖台上,副校长范立飞为他们颁奖。台下响起阵阵掌声。
他们说,下一次将继续努力。
(六)
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七年级1班胡立萍、张艳两名学生不忘师恩,她们给老师送上了一束栀子花和一小袋枇杷。她们说,儿童节虽然是少年儿童的节日,但并不会影响她们
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老师的谆谆教诲固然不是一束花一袋枇杷所能报答的,而老师最期望的必定是学生们好好学习,但是,这也不失为感恩老师的一种具体体现。
(作者:中国未成年人网 编辑:heros)
延伸阅读:
- 11-27第二届“新时代好少年”
- 07-11第三届强国之路
- 07-04第一届“新时代好少年”
- 06-26第二届“强国之路”
- 06-19新时代好少年研学旅行
- 03-22中青少智库
致敬新时代 争做好少年
为更好地引导新时代青少年融入新时代,投入新时代,激发他们为中华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爱新觉罗·溥光先生简
爱新觉罗·溥光,中青少教育中心艺......
-
生理课女老师,脱衣进
国外一位生理课的女老师,为了上课......
-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
“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
-
书风画意——中国传
雷跃武,是中国传统书法集大成者,......
-
国家旅游局:《研学旅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旅行已......
-
范迪安:把美育课列入
......
网友评论